我校国际组织“博观”系列讲座第一场顺利举行

时间:2018-12-18浏览:279

(通讯员 吴念 摄影 黄丹莹)12月6日,我校国际组织“博观”系列讲座第一场在44号楼一层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处高级新闻宣传助理、我校2014届英语专业(节目主持方向)毕业生张斯然回校作题为“以记者视角在联合国观察世界”的主题分享。近100名我校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张斯然通过案例分析等生动的方式与到场同学分享了她在联合国做新闻官的经历和个人体会。她认为,联合国新闻官可以被称作“甲方记者”,在报道新闻时,“甲方记者”首先需要掌握记者的专业知识与经验,还要懂得站在联合国这个平台上调动能够触及的资源,以主导者的身份决定传递怎样的联合国与国际社会声音。在联合国的圆桌上,联合国会员国、研究机构,私营企业等各个利益相关方是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流的,联合国新闻官就如同“站在圆桌中心”进行信息的传播。所以新闻官传递的信息要保持相对中立并符合国际的、普世的价值观。“甲方记者”还要注意加强学习和观察,明确国际组织关键传播信息,避免指摘组织中任何一方。

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处高级新闻宣传助理张斯然

接下来,张斯然向大家介绍了联合国的组织架构、联合国驻华系统概况和联合国难民署具体的工作。为了让大家能够辨别联合国工作人员的级别和用工形式,她用图表的方式总结了联合国的各种合同形式及工作人员的级别划分。

学生提问环节

分享会后,张斯然就同学们感兴趣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也就国际组织实习及正式岗位的申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四至研究生阶段的在校生可以尝试联合国实习机会,并在大四之前开始做准备;如果申请联合国正式工作,那么一线的工作经验将会是加分项。

针对联合国的面试,张斯然提到了几个比较经典的考查情景:团队合作情景,考查申请者如何胜任团队中的不同角色;跨文化情景,考查申请者如何从容应对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成功失败经历,例如最成功的一次新闻报道;对未来工作的设想。她还指出,联合国的面试官比较重视互动,有可能会随时提问,所以她建议同学们提前做好充分的内容准备和逻辑准备。


联合国看重哪些能力也是同学们较为关注的话题,张斯然对此进行了回答。第一语言,联合国有六种官方语言,如果掌握英语之外的另一门语言,将会对申请联合国工作实习非常有帮助。第二视野,想要进入联合国实习的同学需要从平时开始培养“在圆桌中心”的意识,在看到新闻时,不是简单知道新闻中的事实,而是尝试分析新闻背后的原因。第三创新,作为年轻人,同学们最大的竞争力是创新。联合国非常看重年轻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角度,在处理新的国际问题时,联合国也非常需要年轻人来提供新的视野。

最后,张斯然引用了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中国籍职员周廷华的“联合国入职晋升5C公式”:能力(Competency)+关联(Connection)+情怀(Compassion)+机遇(Chance)=被选中(Chosen),建议同学们更加主动地去寻求机会,积极尝试。“心系世界大事,加强自我驱动”,这是张斯然送给同学们的一句话,鼓励同学们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能够心怀世界,理解在联合国工作的重要意义。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中国传媒大学国际组织“博观”系列讲座由学生工作部(处)主办,旨在通过与学生分享国际组织任职实习人员的丰富经验,为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探索国际组织工作内涵提供平台,为我校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就业提供帮助与指导。


(编辑:陈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