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园|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

时间:2018-12-20浏览:1089

心理科普园|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

禁果”真的格外甜吗?

Pandora Effect


古希腊神话中

潘多拉违背宙斯的禁令打开魔盒,引发灾难;

格林童话中

蓝胡子的妻子因打开禁止之门而引来杀身之祸;

甚至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家族越反对,他们就越是相爱,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在一起


那么,究竟是谁给他们的勇气,使他们能如此不顾一切?


来源:伊甸园中的善恶之果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旧约》。

据《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耶和华上帝将一男(称亚当)一女(称夏娃)安置在伊甸园中。伊甸园的中央有两棵树,一棵是「生命树」,另一棵是「知善恶树」。上帝吩咐,园内所有树上结的果子他们都可以用作食物,唯独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例外。后来夏娃受蛇的哄诱,偷食了知善恶树上所结的果子,也让亚当食用,二位人类的袓先遂被上帝逐出伊甸园。

这便是最初的“禁果效应”——越是禁止,就越是想要得到。

反骨:禁果效应——逆反心理在作祟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越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隐瞒住不让别人知道,越会引来他人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人们对你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甚至千方百计通过别的渠道试图获得这些信息。而一旦这些信息突破你的掌握,进入了传播领域,会因为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被许多人争相获取,并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从而与你隐瞒该信息的愿望背道而驰。

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人们的好奇心逆反心理有关。

根据禁果定律,家族的桎梏也是他们为爱情奋不顾身的原因之一。

应用:“禁果定律”可否加以利用?

 耶和华叮嘱夏娃,却因“禁果定律”而适得其反;宙斯叮嘱潘多拉,却正好达成目的——诱使潘多拉打开魔盒。这样看来,宙斯显然比耶和华懂得如何利用禁果定律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那么,禁果定律要如何加以利用呢?其实,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已经有人想出妙计,实践了禁果定律并最终获得成功。

 土豆刚被引入法国时,长期无人问津。宗教迷信者把它称为“鬼苹果”,医生认为它对身体有害,农学家说土豆会让土地变得贫瘠。这些“权威人士”的论断,让人们对土豆产生一种抗拒心理。

 有一位尝过土豆味道的农学家知道它的美味,他希望能在法国种植土豆,可因为“权威人士”的论断,没有人支持他。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在国王的允许下,他在一块田里栽培土豆。按他的要求,这块土地有专门的皇家护卫队看守,但只是白天看守,晚上撤回。

 这让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需要皇家卫队看守呢?肯定是好东西才会担心被人偷!这么一想,人们就猜测土豆是非常好吃的东西,于是禁不住诱惑,晚上偷偷去挖土豆,再种到自己的地里。

 结果不言而喻,土豆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和喜爱。


 因此,在家庭教育或是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警惕禁果效应可能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在制定规则时如何避免产生更多的踏入雷池者,绝对而无合理解释的“禁止命令”是否有效,这都是规制者应当反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