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嘹亮,军旗飘扬
中传学子携笔从戎,奔赴四方
军旅两年,载誉归来
感受那炽热的军旅诗篇
张涵:“报名参军,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毅然入伍,不负青春——
张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6级自动化(演艺工程与智能技术方向)专业学生,2019年5月应征入伍,曾获新兵连“优秀新兵”称号,2021年9月退伍。
“报名参军,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张涵自进入大学开始关注征兵信息,几度犹豫,临近毕业毅然报名,从军入伍,圆梦军营。
部队训练任务繁重,有时随军驻扎草原,风卷黄沙,营地帐篷无法安置,他就和战友席地而睡。
能将传媒知识有效运用到军队工作中,张涵欣慰不已:“在电视台学习到的调音知识也能为部队建设做贡献。”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规定,部队会议大多转到线上开展。负责视频会议的班长向他询问了一些调音建议,更新了部队原有设备,视频会议音频的稳定性得到提升,有效保障了部队工作的顺利开展。
回想两年的部队生活,张涵说:“无论是深夜站岗仰头看到满天星辰,还是清晨训练沐浴在阳光里,我都会见到人生不一样的风景。”退役时,张涵身穿军装候机,两个陌生人走过来对他说:“感谢你的付出!”,他感慨不已:“当时我特别感动,这是我退伍后收到的最好礼物。”
郑怡茹:“青春有很多样子,很庆幸,我的青春有着穿军装的样子。”
——与众不同的女兵经历——
郑怡茹主要负责新型的电抗装备,工作强度和难度与男兵连相同,“我虽然因力气小、经验不足吃了很多苦,但‘不放弃’的精神支撑我挺过了这段艰难时光”。在训练空闲时间,郑怡茹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和排长一起向媒体采写投递了十余篇稿件,为宣传部队建设作出了贡献。
“退伍不褪色,青春正当时”,这是郑怡茹的精神信条,也是对大学生活的自信!
郭草源:“幼时的我便在心中种下了一个军人梦想。”
——迷彩青春,淬炼成钢——
为达到战术基础动作、枪械分解结合等科目的考核目标,郭草源手掌不断磨出血泡,愈合又磨破,“那时,我想的就是坚持到最终21秒考核。”训练中,郭草源凭借不放弃、肯吃苦的毅力,每次都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提前达到入连标准。
2021年5月,郭草源进入连队负责洞库保管工作。郭草源曾连续三天三夜发放航煤,不顾身体出现不适,他依然坚持分发物资,做到了所有分配数额准确无误。“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作为一名军人,我的职责就是完成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郭草源选择参军入伍,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军营塑造了他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重返校园,他满怀对学习和生活的期待,开启了崭新的人生篇章。
任展鹏:“退伍不褪色,永远都是三连兵!”
——要么最优秀,要么最努力——
“退伍不褪色,永远都是三连兵!”回想起两年的军旅生活,尽管有很多的磨难,任展鹏依然感到亲切、自豪。
初入连队开展队列训练,任展鹏由于军姿不达标被点名批评,“知道自己身体素质基础差,班长就带我额外增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的加练下,他从站军姿的“批评对象”进步为新兵团队列会操第三名的排头兵。
从跑两步就气喘吁吁到获得“进步标兵”称号,从一摸方向盘就浑身发抖到成为一名合格的军车驾驶员,让任展鹏认识到,没有差的兵,只有不努力的兵。只有通过苦难的磨砺,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刚一回到校园,任展鹏就收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热情问候,“大家把学校悬挂的欢迎横幅拍下来发给我,欢迎我回家,那一刻我觉得特别温暖”,他边向记者展示图片边说道。
学校为退伍学生办实事,将人文关怀融入小事,温暖着退伍学生的心。正如任展鹏说的,“无论走多远,走多久,学校会一直记着我们。”
周义献:“军旅两年,于我而言,是磨练成长,更是重生。”
——军营是起点,退伍不是终点——
“军旅两年,于我而言,是磨练成长,更是重生。”周义献用出色的训练成绩,展现了传媒学子勇于超越、追求卓越的风范。
新兵训练结束后,在部队,周义献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刺骨寒风中,在户外进行单杠训练,即使双手被冻伤仍然咬牙坚持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周义献终于成为了一名本领过硬的优秀士兵。
在新兵连时,周义献负责单位新闻报道工作。为不耽误正常训练,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编辑新闻,“能用专业知识为军队宣传工作贡献力量,作为传媒学子,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军营中的实践经历也让他更坚定了对新闻专业的热爱。
年军旅生活,周义献实现了自我蜕变。如今回到校园,“面临环境和角色转变,我仍将以‘特别忠诚、特别勇敢、特别过硬’的精神激励自我,争做一名优秀的传媒学子!”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他们将青春梦融入强军梦
甘于奉献,品格刚强
他们退伍不褪色,积极为校争光
续写校园生活的新华章
2019年九名中传男生接受祖国挑选应征入伍2019年北京市征兵优待政策发布2021年秋六名中传学子光荣参军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