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遵璐 魏婧 摄影 薛文伟 肖雪)9月18日上午,“铭记历史继往开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建台70周年展览”开展仪式在传媒博物馆隆重举行。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杨波、秘书长张莉,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袁军,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皎、北京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哈俊等领导,以及校各学部、学院和部门负责人,研究生代表近100人出席开展仪式。开展仪式由传媒博物馆馆长潘力主持。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皎致辞
仪式上,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皎首先代表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致辞,他谈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建台70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担负了广播媒体的重要职责,为黑龙江解放、建设和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广播媒体改革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事业产业的长足发展。今年用展览的方式来纪念这一伟大时刻,通过一幅幅老照片回望黑龙江人民广播发展历程。这其中,既有一代代广播人的付出和担当,也有广播人的信仰和荣光!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袁军致辞
袁军副校长在致辞中提到,在9月18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建台70周年展览”在我校传媒博物馆开展,其意义深远。为了办好此次展览,中国传媒大学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于一年之前就开始着手筹备,展陈设计由校传媒博物馆负责实施,经过双方工作人员近半年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今天将一个精彩的展览呈现给大家。此次,中国传媒大学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合作,是传媒高校与传媒机构合作的新突破,很好整合了双方的优势资源,产生更好的聚合效应。因此,希望借此契机,进一步拓宽传媒高校与相关机构的合作领域,打造双赢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中国传媒事业的发展。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杨波讲话
中广联合会副会长杨波在总结性讲话中指出,过去的70年,黑龙江电台以创新的模式、成功的运营、务实的担当和骄人的业绩,在广播发展史上谱写出了独具特色的时代华章。铭记历史,才能继往开来。此次展览,能使我们了解地方人民广播的发展缩影,感知中国几代广播人的职业操守和不懈追求。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今天的广播电视工作者,还有即将走进传媒界的学子们,任重道远。
传媒博物馆馆长潘力主持开展仪式
开展仪式上,中广联合会副会长杨波、秘书长张莉,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袁军,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皎、北京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哈俊等领导共同为“铭记历史继往开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建台70周年展览”揭幕,为期3个月展览正式开展。
随后,与会领导、嘉宾在讲解员引导下参观展览,大家在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驻足观看。参观结束后,大家对展览给予充分肯,同时也希望中国传媒博物馆能够利用自身的行业优势推出更多、高水平的展览,为全社会呈现出更加丰盛的文化大餐、精神食粮,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行业特色鲜明国家级博物馆。
相关链接:
黑龙江的广播事业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为了发展民族经济、抵制日本的无线电侵略,时任东三省无线电台副台长刘瀚,筹建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也就是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最早前身。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据这座电台并改称哈尔滨中央放送局,在放送局工作的黑龙江广播人仍然坚持斗争,通过电台向听众们传达爱国的声音。
日本法西斯宣布投降后,1945年8月20日,中国共产党接管哈尔滨放送局,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地方广播电台,其后台址和名称几经变更,沿革到今天的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这座电台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重要宣传阵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恢复、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已拥有新闻、交通、私家车等9套广播频率,全天播音188个小时,覆盖全省和省外、国外几千万人口。被誉为“龙广”的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成为家喻户晓的地域强势媒体和全国广播行业的一面旗帜。
“龙广”承袭抗联精神和爱国情怀,几代广播人不辱使命,致力于打造责任媒体、爱心媒体、服务媒体和助力媒体,并且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舆论引导力、品牌影响力和产业拓展力不断攀升,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省级电台第一阵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并且探索实现了“一种传输、四种到达”和“四加二模式”等推动广播发展的新模式。仅2014年,龙广通过探索广告营销新模式,直接带动全省相关行业销售突破15亿元。龙广广告全口径收入突破4.3亿元,其他产业运营收入实现1.1亿元,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省级电台第二位。
在创优方面,“龙广”也是屡创佳绩:广播剧在全国评选中连续21届夺得一等奖桂冠,其中13部广播剧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累计10篇作品获得一等奖,有三人荣获全国新闻界最高奖——长江韬奋奖,有12人获得播音主持金话筒奖,6人获得演播艺术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