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一场生动的“大思政课”——“我们在现场——新闻报道中的故事”在中国传媒大学开讲。此次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新京报社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协办,邀请新京报社时政新闻部记者陈璐、政务部资深编辑田昊文担任宣讲团成员,通过自己的亲身采访经历,讲述新闻报道幕后的故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四级调研员赵国伟,新京报社教育新闻部主编巫慧,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郭婧娜、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储钰琦,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物资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及中国传媒大学等11所高校的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思政教师及学生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郭婧娜致欢迎辞,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向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领导同志、新京报相关领导同志及各兄弟高校师生代表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郭婧娜指出,在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回信,对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学校将以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新闻舆论工作需要,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更加坚定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的信心与决心。特别感谢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新京报组织本次活动,通过真实可感的新闻报道故事帮助同学们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精神力量。郭婧娜希望同学们上好这场生动的“大思政课”,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新京报时政新闻部记者陈璐以《日常中的奇迹,正能量在平凡中绽放》为主题,讲述自己在新闻一线目睹的经历与感悟,传递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伟大力量。她分享了在去年的抗洪救灾报道中,自己如何徒步三小时,和消防队一起走进“失联村”完成采访报道的故事。“不瞒大家,在灾区采访的那段时间里,我天天哭,为抗震救灾的官兵和社区工作者的责任而感动,也和受灾的百姓们一起哭。”陈璐的工作生涯从“田间地头”开始,如今穿梭于大街小巷,她从中深切体会到新闻从业者承担的社会责任。陈璐鼓励同学们要扎实专业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新京报政务部资深编辑田昊文则回忆了在中印冲突发生后,她和同事们记录采访藏区边防战士的故事。“那次采访是记者团队和边防战士灵魂的碰撞,作为记者有责任和义务把感人的镜头、平凡的故事呈现出来。”田昊文通过《身后是我的国》这篇报道的视频片段,回顾了2021年他们深入部队边防一线,与边防战士同训练、同巡逻、同吃住,以第一视角记录官兵们的坚守与奉献的故事。田昊文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他们以生命赴使命、以大爱守边防的奉献精神。
两位记者用详实具体的案例、真实诚朴的语言,深情描绘新闻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脚踏实地深入一线、矢志不渝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精神风貌。在场师生深受感动,讲座现场掌声不断。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李金宇同学表示,“在《身后是我的国》这部片子里出镜的边防官兵正是我的学长,他所展现的坚持不懈的品质给我未来的学习带来了动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董格言同学表示,对记者们讲述的敢于冒险、愿意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的幕后采访故事深受感动,未来自己也要练就过硬本领,勇做时代前行的先锋者。中国传媒大学冯高鹏同学表示,通过一个个新闻故事体悟到传媒人的责任与使命,让他更加坚定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理想信念。守住初心与使命,望见世界与未来。此活动创新“思政课+新闻宣讲”形式,通过亲切可感的新闻宣讲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促进思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同学们通过新闻报道更加直观地触摸感知,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中那些心怀国之大者、挺膺担当奉献的动人故事,激励青年学子不负时代使命、矢志报国奉献的责任担当。未来,中国传媒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从中传70年的发展历程中汲取前行力量,强化思想引领,提升育人实效,努力培养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的传媒人,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